设计的初衷如何实现?建筑学院人居环境学系列讲座再开讲
罗建河建筑师讲座中
每一项建筑作品从设计初衷到最后完成都是创意思维的结晶
不论建筑师多么的讲究个人审美或情怀,其设计初衷和作品完成都需围绕着产品制造、服务客户进行。一栋建筑从设计任务书开始到最后完工是从产品完成到交由顾客使用的过程,设计师除了考虑产品的使用性能与审美要求外,还需考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等关系。罗建河建筑师如是说。
讲座中罗建河建筑师分享了自己一系列参与的建筑作品的设计初衷及设计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等,如原华南第一高楼——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广州西塔)设计理念为“通透水晶”,面对此超高层建筑,需充分考虑抗侧抗震结构、透光性、玻璃材料使用、避难层、灯光效果等各种因素,经过设计团队反复沟通协调、实践验证,该项目在超高层建筑中首次应用创新的钢管混凝土巨型斜交网格筒中筒结构体系,具有足够的抗侧刚度和优异的抗震性能;采用全隐框玻璃幕墙系统及中空双层纳米镀膜玻璃材料,可以有选择性的透光,有效的隔绝太阳能辐射。整个建筑外立面精美流畅,典雅现代,极为晶莹剔透而又瑰丽多彩,使得地面的游客感受到楼体“直入云霄”的视觉震撼。
罗建河建筑师强调,从设计到实物完成的过程往往是痛苦的,建筑师常常埋怨建筑设计受到各种限制、而无法实现初衷,但往往又由于有了限制,优秀的创造才得以实现。任何设计只有亲历亲为才能寻求到最符合当下需求的表达手段,将作品做到最好,每一项建筑作品从设计初衷到最后完成都是创意思维的结晶。
建筑应当成为一种“合理存在”
任何建筑设计都必须要考虑到人的因素,比如人的行为、活动,都是整个建筑设计的核心。建筑设计过程中往往一个小小的改善、一点创意,都会带来更好的人文效果,罗建河建筑师主持设计完成的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研发楼获得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该项目的连廊及浮梯的设计营造了缓解紧张工作压力情绪的人性化空间,体现人文关怀。
罗建河建筑师指出,建筑应当成为一种“合理存在”,从需求着的角度出发,这种存在应以非封闭地域文化为基础,合乎人的需要,合乎自身的场所精神,让人们住在美观的建筑中享受生态、健康、和谐的生活,不能盲目追风为了迎和市场而随意设计。
讲座内容精彩生动,理论结合实例,深入浅出,现场座无虚席,不时爆发出热烈掌声。互动环节,罗建河建筑师对师生提出的建筑PRC材料、西塔分层接点、酒店中庭设计等问题作了精彩回答。
为拓宽师生专业知识,建筑学院开设了“人居环境学系列讲座”,目前已邀请了20余名建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来院讲座,广受学生欢迎。
罗建河,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一所所长、主任建筑师,为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世界高层都市建筑学会会员、广州市建设科技委员会建筑与规划专业专家,研究方向为现代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工程研究重点是超高层建筑、观演建筑、酒店建筑、商业综合体及居住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主持及参与的作品获国家、省部级设计奖30项,2008年获中国青年建筑师最高荣誉奖——第七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